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、墨西哥及中国的关税政策于3月4日正式生效,引发全球贸易伙伴反制行动与资本市场剧烈震荡。受贸易战升级担忧影响,美股连续两日大幅下挫,标普500指数累计跌幅达3.1%,道琼斯工业指数两日蒸发超1300点,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险守回调线。分析指出,关税政策叠加通胀粘性与经济衰退预期,正加剧市场对全球增长前景的悲观情绪。
一、关税风暴冲击下的全球市场
根据特朗普政府公告,自3月4日起,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铁、铝制品加征25%关税,并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%关税。此举立即引发三国反制:加拿大宣布对美国农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,墨西哥央行启动外汇干预稳定本币,中国商务部则表示“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”。
受此影响,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恐慌。3月4日,欧洲主要股指全线下跌,德国DAX指数跌2.3%,法国CAC40指数跌1.8%,欧洲汽车板块因关税冲击领跌超5%。美股开盘后加速下挫,标普500指数早盘一度跌近2%,道指盘中跌超780点。尽管午间科技股短暂反弹带动纳指转涨,但尾盘关税忧虑再度升温,三大股指最终集体收跌。

二、行业分化加剧,科技股成“避风港”
关税政策对美股行业造成结构性冲击。受贸易战直接影响的汽车、工业板块首当其冲:通用汽车收跌4.6%,福特汽车跌2.9%,Stellantis美股跌4.4%;工业板块ETF跌幅达1.9%。银行股因特朗普批评加拿大限制美国银行业务承压,美银、花旗跌幅均超6%,金融板块ETF跌3.5%。
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科技股展现出较强韧性。英伟达、微软等“科技七巨头”盘中一度反弹,推动纳指午间转涨0.7%。尽管尾盘科技股涨幅收窄,但半导体板块因台积电宣布追加1000亿美元美国投资逆势上涨,费城半导体指数收涨0.6%。中概股表现尤为亮眼,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涨1.95%,B站、小米等热门股涨幅超4%。
三、经济衰退阴影笼罩,市场押注美联储降息
关税政策加剧了美国经济衰退风险。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测,美国一季度GDP增速可能降至-2.8%,或为2022年以来首次萎缩。消费者信心指数创四年来最大单月跌幅,百思买等零售企业因成本压力警告涨价,Target因销售疲软股价跌3%。
面对经济下行压力,投资者加速押注美联储降息。货币市场数据显示,交易员已完全消化2025年三次降息的预期,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至2.55%。然而,关税引发的通胀担忧限制了降息空间——中信证券研报指出,对华累计20%关税可能拖累中国单季度出口3.3个百分点,但全球供应链调整或使美国通胀粘性超预期。
四、专家警示“特朗普交易”终结
自2024年11月特朗普胜选以来,标普500指数一度因“放松管制+减税”预期上涨6.25%,但此次关税冲击已抹去大选后全部涨幅。市场对“特朗普交易”的信心正在瓦解:工业、能源板块自选举日累计下跌超3%,小盘股罗素2000指数跌幅达8%,仅金融板块因降息预期勉强维持6%涨幅。
“关税本质是一场经济战争。”股神巴菲特罕见批评称,关税政策将推高美国通胀并损害消费者利益。高盛首席策略师David Kostin警告,标普500指数短期上行阻力显著,除非经济增长预期改善,否则反弹恐难持续。
五、全球贸易格局面临重构
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正重塑全球贸易版图。分析指出,美国对盟友与中国“双轨施压”策略可能促使更多国家转向区域贸易协定,加速去全球化进程。中国商务部表示,将进一步扩大内需、推动产业升级以应对外部压力;欧盟则计划联合亚洲经济体建立新供应链联盟。
展望后市,投资者需关注两大变量:一是4月美国对华政策是否进一步升级,二是美联储降息节奏能否缓解经济衰退压力。正如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ChetanAhya所言:“全球市场已进入高波动时代,政策不确定性将成为常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