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则“酒精致癌”的重磅报告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,美股、欧股市场的酒类股票纷纷遭受重创,全线下跌。这一消息也迅速传导至国内,让中国白酒股未能幸免。
1月4日,“美国一则酒精致癌报告致美股、欧股市场的酒类股票全线下跌”的消息在市场引发强烈关注。1月6日,A股白酒股呈现全线下挫态势。截至午盘,皇台酒业(000995.SZ)跌停,天佑德酒(002646.SZ)、顺鑫农业(000860.SZ)、酒鬼酒(000799.SZ)、舍得酒业(600702.SH)跌超5%,水井坊(600779.SH)、金种子酒(600199.SH)跌超4%,泸州老窖(000568.SZ)、今世缘(603369.SH)、五粮液(000858.SZ)、贵州茅台(600519.SH)等均跌超2%。
追根溯源,美国时间1月3日,美国卫生局局长维韦克・穆尔蒂发布报告,建议美国酒精类饮品张贴警示标签,表明其存在引发癌症的风险,并提议重新评估饮酒量。此报告一出,美股、欧股市场反应剧烈。法国人头马君度集团股价大跌5%,美国波士顿啤酒公司股价大跌近4%,帝亚吉欧、保乐力加、MolsonCoors股价均跌超3%,百威英博、Brown-Forman股价跌超2%。
这一消息传至国内,瞬间成为白酒板块的重大利空因素,市场消极情绪蔓延。然而,不少投资者对此持有不同看法,认为“酒精致癌”言论并非A股白酒股下跌的主要原因。毕竟,“酒精致癌”的说法早已有之,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早已将酒精定义为1类致癌物,且爱尔兰、韩国等国家已在酒精饮料上标注癌症警告。
从工艺角度看,西方烈酒与中国白酒存在差异。中国白酒采用独特的固态发酵和蒸馏工艺,杂醇油含量较低,致癌风险或相对较低。类比“吸烟致癌”但香烟仍畅销的现象,“酒精致癌”或许不会对白酒产生显著影响。而且,美国报告对国内市场的渗透率有限,难以对春节酒类实际消费产生负面影响。
国内消费者对白酒的文化认同和消费习惯根深蒂固,短期内不会因国外报告而改变。加之国内白酒行业近年来积极调整创新,发展低度酒和个性化产品,以适应市场变化,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潜在负面影响。
当前,白酒行业面临诸多困境,线下渠道商经营艰难、酒企业绩增长乏力、消费疲软、价格倒挂以及高库存等问题才是困扰白酒发展的关键。虽然“美国发布酒精致癌报告”等负面消息短期内会引发市场波动,但从长远来看,白酒板块的涨跌与经济形势紧密相连。随着经济及消费刺激政策落地,宏观经济复苏,商务活动增加,白酒用酒场景增多,市场信心回升,白酒板块估值有望迎来修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