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4日,A股市场呈现指数回调与结构性机会并存的格局。截至收盘,上证指数微跌0.41%报3960.19点,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重挫1.71%和1.96%,收于13175.22点和3134.09点。两市成交额缩至19158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914亿元,显示市场观望情绪升温。

行业板块呈现明显分化,涨少跌多态势显著。防御性板块表现突出,银行、旅游酒店、铁路公路板块涨幅居前,其中银行板块获资金重点青睐,全天净流入30.27亿元,成为资金避风港。而前期热门赛道集体遇冷,贵金属、能源金属、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,电池行业净流出规模高达63.28亿元,消费电子、互联网服务紧随其后,资金撤离迹象明显。
个股层面,市场赚钱效应并未随指数回调消失。上涨股票数量超1600只,近70只个股实现涨停,多主题板块逆势突围。福建板块表现最为抢眼,平潭发展斩获13天10板的强势表现,福建金森等10只相关个股同步涨停,成为当日市场焦点。核电板块中钍基熔盐堆概念反复活跃,兰石重装达成4天3板;煤炭板块持续走强,安泰集团14天8板彰显板块韧性;“马字辈”概念股同样不甘示弱,天马科技等多股携手涨停。下跌端,创新药概念震荡调整,常山药业跌停,贵金属概念股集体下挫,国城矿业同步收跌。
资金流向与板块表现形成呼应。行业资金净流入方面,银行、保险、环保行业位居前列,凸显资金对低估值、高确定性资产的偏好;净流出榜单中,电池、消费电子、互联网服务等成长性板块占据主导,反映市场风险偏好阶段性回落。这一格局与2025年A股结构性行情深化、板块轮动加速的特征高度契合,资金在估值与业绩的动态平衡中寻求新的配置方向。
市场分析指出,当前A股处于牛市中的结构性分化阶段,板块轮动节奏加快。在资金面宽松与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,低估值防御板块与政策利好驱动的主题板块形成双重支撑。投资者需把握核心-卫星配置策略,在银行等稳健板块构筑核心持仓的同时,关注福建板块、核电概念等短期热点的交易性机会,同时警惕高估值赛道的回调风险。后续需重点跟踪政策动向与资金流向变化,顺应板块轮动规律调整持仓结构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