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0日,A股市场呈现指数回调与个股活跃并存的结构性格局。截至收盘,三大指数同步下行,其中创业板指受成长股调整拖累跌幅居前,沪指相对抗跌,两市成交额较前一日有所收缩。
盘面上,指数分化态势显著。上证指数开盘后震荡走低,最终收报3897.03点,下跌0.94%,日内最低触及3886.30点;深证成指跌幅扩大至2.70%,收于13355.42点;创业板指表现最弱,单日下跌4.55%,报3113.26点,失守3200点整数关口。资金面显示,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5156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376亿元,反映市场观望情绪升温。

行业板块呈现"涨少跌多"的防御特征。水泥建材、燃气、公用事业、煤炭等传统周期与防御性板块逆势走强,成为市场主要支撑力量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成长赛道遭遇重挫,电池、半导体、能源金属、光伏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,其中半导体板块内东芯股份跌超13%,电池板块先导智能、赢合科技跌超10%。
个股层面的结构性机会尤为突出。尽管指数回调,全市场仍有近2800只股票上涨,近70只个股实现涨停。核电板块表现最为活跃,合锻智能斩获9天5板,中国核建、安泰科技实现2连板;光刻机概念股局部爆发,新莱应材、凯美特气双双涨停;创投概念股延续强势,大众公用4天3板领涨板块。下跌端则集中于高位成长股,华虹公司、亿纬锂能、佰维存储等多股大幅调整。
对于当日行情,机构普遍认为属于良性整固。嘉实基金基金经理孟夏指出,近期市场震荡调整是良性整固表现,有利于长期行情持续,当前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合理水平。从板块异动逻辑看,半导体与电池板块调整与多重因素相关,既包括部分个股融资融券折算率调整引发的风险偏好变化,也与相关物项出口管制政策的市场反应有关。
中长期来看,六大公募机构均表示A股上涨逻辑未变。华夏基金指出,资金入市、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构成市场长期"底气",南方基金则强调国内经济企稳与流动性充足将持续提供支撑。机构建议关注新质生产力、AI算力、性价比消费等主线,把握震荡中的结构性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