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在哪里躲牛市?”社交平台上一位博主的“灵魂拷问”,引发广大股民共鸣。评论区内,股民纷纷晒出亏损超50%的个股,一片“绿油油”。
年初以来,A股主要指数涨幅喜人,上证指数涨超14.2%,深证成指涨超21%,科创50涨超27%,创业板指涨幅更是接近36%。然而,个股表现却分化严重。根据Wind数据统计,截至9月8日,有2146只个股涨幅在14.2%以下,跑输大盘,占比近40%。
回顾今年行情,4月7日,美国政府发布对等关税,全球股市应声下跌,A股上演“黑色星期一”。次日,国家队进场增持,一系列利好接踵而至,A股开始反攻,上证指数节节创新高,从突破3600点到3700点,再到3800点。A股主要指数一片涨势,尤其是科创板系列指数和创业板系列指数屡创新高。但指数上涨,并不代表所有个股都涨。
Wind数据显示,截至9月8日,A股市场有2146只个股涨幅在14.2%以下,占比40%,跑输上证指数;其中,有1331只个股年内涨幅在5%以下,占比25%,也就是说,每4只股票中,就有1只涨幅不超过5%。同时,896只个股年内录得下跌,占比17%,持有这些股票,牛市似乎与投资者无缘。区间下跌的股票主要集中于风险警示板块、房地产行业、医药生物、通信设备、食品饮料、石油化工、纺织服装、公用事业、交通运输等。
房地产板块集体下挫,与板块业绩和当下房地产环境相匹配,万科A年初以来跌幅接近6%。白酒板块也下跌明显,贵州茅台在2月份至6月份走出一个W型之后,股价就没怎么动过,总市值先后被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超越。尽管今年以来银行板块涨幅较好,但个股严重分化,农业银行年内涨幅超过42%,成为当下A股市值冠军,而交通银行却年内下跌近3%。另外,包括*ST沐邦、*ST高鸿等在内的9只退市风险股年内下跌超50%。
然而,市场“旱的旱死,涝的涝死”。年初以来,牛市行情主要分给了“含科量”高的行业,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关、创新药、固体电池等行业。截至9月8日,翻倍股合计399只,其中2倍股51只,3倍股9只,4倍股3只,5倍以上3只,涨幅靠前的股票大多与上述行业或者概念相关。
年内涨幅最高的个股为上纬新材,目前已涨超10倍。7月8日晚间,该公司公告,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两步走、至少收购63.62%股份的方式,取得该公司控股权,此后,上纬新材股价“旱地拔葱”。此前,其股价长期在7元/股附近徘徊,在7月9日至8月5日之间,累计收获13个涨停板。其次是*ST宇顺,年内涨幅超过7倍,因其公告拟以现金33.5亿元收购三家数据中心相关公司100%股权,构成重大资产重组,将从电子制造业务切入高增长的数据中心领域。胜宏科技年内涨幅超过5倍,作为PCB概念股,该公司紧抓AI算力技术革新与数据中心升级浪潮机遇,成功抢占市场先机,并持续扩充高阶HDI及高多层等高端产品产能。光模块、光芯片、光通信前期成为市场热点,“易中天”(新易盛、中际旭创、天孚通信)皆于9月初创历史新高,“易中天”含量超40%的“创系列”指数创业板人工智能年内上涨超60%。固态电池概念股上海洗霸成功跻身3倍股,年内涨幅超340%;厦钨新能也晋升为翻倍股,年内涨幅超120%。
在股价方面,牛市对1元股提振不大,截至9月8日,全市场1元股为31只,与年初时的33只相比变化不大,但2元股大幅减少,目前为117只,年初为182只。千元股则多了1只,为寒武纪-U。年初时,寒武纪股价还不到贵州茅台的一半,如今两者仅相差300元左右。百元股数量几乎翻倍,年初时为71只,截至最新,百元股为139只。
9月份以来,A股市场震荡分化,一批处于高位的科技股下跌,部分指数回撤。多家券商研报认为,当下科技股调整,主题不变。华龙证券称,部分行业利好兑现,短线资金卖出,且部分板块连续上涨后估值扩张空间压缩,资金向其他低估方向切换,但仍聚焦成长板块内部轮动。东吴证券认为,科技股调整对市场短线情绪有波动,但指数受影响不大,市场主力热点仍看科技股表现,AI、芯片等会有反复表现机会。广发证券认为,调整不是结束,A股估值处于历史合理水平,清洗浮筹后市场上行将更健康。
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将历史上的牛市分为三个阶段,认为目前仍处在牛市第二阶段,调整后的核心应对策略是“拥抱低渗透率赛道”,9月应继续围绕AI算力、固态电池、人形机器人、商业航天/卫星互联网展开,同时,聚焦高内在回报率的高质量策略仍然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