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动态 > 正文

白酒行业上半年业绩不佳,禁酒令影响显现

2025-09-08 09:03:53 来源: 股货网
  2025年上半年,白酒行业发展态势不容乐观,整体业绩不佳,陷入了深度调整期。禁酒令的实施,更是让本就面临诸多挑战的白酒行业雪上加霜

  2025年上半年,白酒行业发展态势不容乐观,整体业绩不佳,陷入了深度调整期。禁酒令的实施,更是让本就面临诸多挑战的白酒行业雪上加霜。

  从行业数据来看,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白酒规上企业数量为887家,同比减少了100多家;白酒产业产量完成191.59万千升,同比下降5.8%;销售收入3304.2亿元,同比微增0.19%;利润实现876.87亿元,比去年下降10.93%。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1-4月,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(折65度,商品量)产量130.8万千升,同比下降7.8%。其中,4月产量28.1万千升,同比下降13.8%。

  白酒消费股今年中报也基本上全线暴雷。在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,上半年仅6家维持了营收利润正增长。2024年还是二线白酒企业绷不住,今年,寒意已经传导至头部的“茅五汾泸”。二季度,仅贵州茅台一家还能维持个位数增长,五粮液、山西汾酒也没能抗住压力,净利分别下降7.58%和13.5%;泸州老窖则是营收净利同比双下滑;2024年增长“最靓的仔”古井贡酒净利也降了10%以上;从去年就在出清的洋河股份仍没止住颓势,Q2的净利同比下滑高达62.66%。腰尾部酒企掉队的一大批,除去舍得酒业,其余酒企Q2净利平均下滑中位数在60%左右,顺鑫农业(牛栏山二锅头)、金种子酒下滑更是达到惊人的291%和408%。

  5月18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修订发布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,明确规定公务接待场景下,“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,不得提供香烟,不上酒”。该条款被称为史上最严“禁酒令”。虽然政务消费在白酒市场的占比已从2011年的40%骤降至2023年的5%,头部企业如茅台的政务渠道销量占比更低,不足1%。但“禁酒令”的直接冲击主要集中于依赖政务团购的区域性酒企,而对以商务宴请和个人消费为主导的酒企影响有限。

  以河南为例,这里既发生了禁酒令的导火索事件,又是白酒消费大省。禁酒令后,河南一度传出“全省120万公职人员24小时禁酒”,即便被火速辟谣,但地方上仍悄悄加码。受此影响,河南地区6至7月,高端白酒动销直接腰斩,直到8月前后跌势才有所缓和,收窄至20%-30%。

  从市场动销层面来看,2025年春节,白酒销量同比跌15%,中高端下滑20%。分场景看,商务和企业团购表现较弱。而端午节,白酒市场动销整体疲软,部分地区同比降幅达40%-50%,次高端价格带(300-800元)受冲击尤为明显。

  白酒行业的困境并非仅由禁酒令导致,而是多重结构性矛盾叠加的结果。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与消费信心修复期,经济周期与消费分层的共振效应,使得800-1500元高端价位段出现价格倒挂现象。在高端市场,由于企业预算收紧、工地停工减少应酬场景,导致千元价格带需求萎缩,茅台1935等次高端产品被迫降价至700元左右以换取销量。在大众市场,消费降级推动100元以下光瓶酒成为主流。据中国酒业协会相关数据统计,2023年光瓶酒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%,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。

  消费群体的代际更迭也在重塑市场规则。在健康意识主导下,中老年群体饮酒量下降。90后、00后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正在重塑酒类消费逻辑。据艾瑞咨询《2025年轻消费者酒水偏好报告》显示,25-35岁群体白酒饮用频率下降22%。公开数据显示,50度以下的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占据整个白酒消费市场的90%以上,42度以下的白酒也接近白酒行业总产量的50%。低度酒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742.6亿元,2021年至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到30%。

  此外,行业竞争格局的存量博弈也是白酒动销低迷的重要因素。白酒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,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愈发凸显。新兴品类如低度酒、精酿等形成跨界冲击,以年增速超10%的速度分流传统白酒需求。白酒行业还面临渠道生态重构的压力,京东、抖音等电商平台的“低价引流”策略导致名酒均价走低,区域酒企因缺乏品牌溢价和线上运营能力,面临市场份额萎缩风险。

  面对困境,白酒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应对措施。在产品侧,降“度”谋“突围”成为趋势。五粮液先后出了39度五粮液和29度低度白酒;古井贡酒又推出26度低度新品;泸州老窖有38度国窖1573,并宣布已研发出28度国窖1573,同时更低度数的产品正在测试中。酒企也纷纷布局光瓶酒市场,传统名酒企业下场,河南省酒业协会还牵头组织多家豫酒集体推出光瓶酒产品。在渠道端,酒企试水即时零售,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,如贵州茅台总经理率队拜访京东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,洋河与京东合作上线独家定制的光瓶酒新品等。

  白酒行业对地方经济有着重要贡献。传统名酒企业大多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,如贵州茅台,其第一大股东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,被贵州省国资委控股。2024年茅台交税817.4亿元,净赚862.28亿,分红646.72亿元,为贵州省创造的明面上收益超千亿。上市的白酒企业中2/3为国企,它们的分红可以直接充盈地方“小金库”。

  从国家政策角度来看,当前白酒并非重点产业。为了粮食安全、淘汰低端产能、杜绝资本炒作等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。在今年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累计有87次提到了“人工智能”、12次提到“AI”;只有7个省份明确将“酒”产业写入其中。

  白酒行业当下正处于艰难时刻,禁酒令虽不是唯一影响因素,但确实加速了行业的调整与变革。未来,白酒企业需在产品创新、渠道拓展、适应政策等多方面发力,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。

股货网只对格式、排版等进行编辑,文章内容不代表股货网观点。
转载注明来源:股货网;作者:sw;链接: http://www.guhuo.com/a/202509/08g13487.html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编辑器下载 | | 欢迎投稿
辽ICP备18009367号-13 Copyright © 2002-2025 guhu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股货网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