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7日晚间,中国结算发布一则通知,自2025年1月1日起,对沪、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,旨在加大上市公司分红激励力度,增强投资者回报。
事实上,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在分红方面已然呈现出积极态势。其分红意愿及力度较往年明显升温,众多上市公司在“提质增效重回报”行动方案里,将加大分红力度、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列为重要内容。随着真金白银陆续落入投资者口袋,具备高股息分红特征的资产在2024年备受投资者青睐。
从数据来看,变化十分显著。截至12月17日,推出2024年三季度分红计划的上市公司多达287家,其中170家已完成分红,而在2023年进行三季度分红的上市公司仅有63家,2022年及以前,三季度分红的上市公司基本都在35家以内。不仅分红频次在增加,规模也在扩大,截至12月17日,年内近4000家上市公司合计分红近2.4万亿元,同比增长超10%。
上市公司踊跃分红,背后离不开监管的持续引导。今年8月,证监会党委书记、主席吴清与全国社保基金、保险资管等10家头部机构投资者代表深入交流,听取意见建议,会上便提及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和回购力度等内容。早在4月12日,新“国九条”以及交易所配套规则征求意见稿出台,对上市公司分红规定重点安排,甚至提出要将多年不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纳入“实施其他风险警示”(ST)范畴。
展望后市红利资产配置情况,业内机构也持有积极观点。货币宽松以及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趋势,有望逐渐传导至权益资产尤其是红利板块。当前从估值角度而言,红利估值已相对合理且趋势企稳。兴业证券更是指出,随着政策的加持,红利类股票或迎来长期估值重塑,A股和港股市场或将就此步入红利时代,投资者未来有望在红利资产配置中收获更多价值。